課程資訊

(D1141601)步道學實務課 (2/15開課) 114春季班

招生人數:30 人

已報名人數:6 人

招生狀態:招生中

親子課程:

上課首日:2025/02/15

授課時間:9:00-17:00

授課星期:(六)(日)

週/次數:9

上課地點:校本部(高雄市三民區市中一路339號,由河北二路進出。

保證金:0 元

學分數:4

學分費:$ 0 元

場地費(不同校區個別收費):$ 100 元

報名手續費(每學期收一次):$ 100 元

新生註冊費(舊生免收):$ 100 元

其他雜費:團體保險費300

師資介紹
講師姓名
徐銘謙
現  職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最高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個人簡介學經歷
現職:
1.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2. 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經歷:
1.台灣大學山徑行動社團指導老師
2. 台北文山社大、台北永和社大、台中文山社大、台南社大等步道學課程講師
3.林務局、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台北市大地處、新北市觀旅局步道學專門課程講師、2019年台中市社區大學優質課程社團類首獎、2016年全國社區大學優良課程獎、2011中時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千里步道環島慢行》、2008中時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地圖上最美的問號》
個人專長及證書
1. 資深步道師
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3. 無痕山林高階講師
關於這堂課
課程簡介 一條好的步道引領我們看見自然的美景,壞的步道則連同環境中的花草樹木、蟲鳥生靈一併摧毀!步道從選線之初的環境調查、歷史人文考察,原始路線以及沿線遺址資源確定,經過在地社區、環保、文史、專業者等團體溝通討論,直到根據充分的資料與評估後做出決策,實為一套跨科際的知識體系。

2013 年,千里步道提出「步道學」的概念,以步道為核心,發展里山守護所需具備的基礎專業知識架構,藉此持續結合了台灣大學步道行動社團,及台北文山、新北永和、台中文山、台南市、高雄第一、基隆、羅東、竹北、高雄旗美、台東、花蓮、苗栗等 11 所社區大學民間力量共同合作開辦步道學入門課程。並於 2013 年、 2015 年、 2018 年、 2021 年陸續有通過實務課程訓練的手作步道種子師資進入實習共學、培養獨立規劃與判斷課題能力的階段。

2025 年初,延續在地化的精神,在遍地開花的入門課網羅了一群生力軍,步道學實務課程將展開南區(含苗栗社區大學、台中文山社區大學、高雄第一社區大學、 高雄旗美社區大學、花蓮社區大學、台東社區大學),於三地同步開設實務課程,期待透過更完整的專業訓練,結合實務操作與實習,培育步道專業人才與社會對話,持續厚植政策監督與在地實踐的民間守護力量!
課程理念(目標) 本課程以發展里山守護所需具備的基礎專業知識架構,培力郊山守護志工循序漸進地累積里山環境教育推廣的能量,並深入檢視社區郊山步道的環境,從步道環境探索,到資源調查、規劃,進而以本土化、在地化的手作步道工法維護天然步道,帶您瞭解維護一條不影響生態棲地兼顧人行需求的天然步道並非難事。
教學預期效益 一方面引進步道學的知識體系到高雄,讓更多愛好自然的民眾有機會打開步道的視野與觀念,為有意願深入步道學體系的朋友提供參與的管道;另一方面結合在地師資融入在地知識,讓步道學的課程更貼近在地化、社區化的議題特性,特別是與社區大學培育社區公民參與的基礎結合,深化發展在地的步道知識與行動關懷。
與社大理念、發展之連結性 建立公民素養、連結公共事務、拓展多元視野、從個人學習轉化至公共服務、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面對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溝通與表達、培養共學協作的素養。
教學方式 ■講述法 ■分組討論 ■專題報告 ■實際操作 ■影片欣賞
選課條件 參與過步道學入門課程並結業由講師群核可之學員
學員自備物品 文具筆記
注意事項 ◼ 本課程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與第一社大、台中社大、苗栗社大、台東社大、旗美社大等五所學校共同舉辦,高雄市民報名請逕向旗美社大洽詢。
◼ 本課程報名收費:學分費1500元;保證金 2000元,完成課程要求將全額退回(室內課程缺席次數不超過二次,戶外調查與實作課至少參與二天)。
◼ 保險說明:課程期間會為學員團保,保險期間為2025年2月15日至2025年4月20日,共2月,保費總額為300元(暫定),開課後統一由旗美社大課務人員收取。
◼ 完成實務課程期末成果發表、完成個人期末作業繳交,並通過講師群審核者,可獲得各社區大學與千里步道協會共同頒發之步道學實務課程結業證書一份。
◼ 結業並同時取得手作步道種子師資資格者,可參與實習,出席相關課程或討論、進行步道調查、協助相關活動者,皆可依實際參與狀況核發累積實習時數,作為未來進階成為實習步道師、步道師等認證基礎。
◼ 指定教科書:
(1) 手作步道:築徑人帶你走向百年古道、原民獵徑、郊山綠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果力文化/2016/8 初版、 2021/12 再版/定價 560〉
(2) 手作之道:築路,與自然對話的山徑美學〈果力文化/2021/12/定價 580〉
(3)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行人出版社/2015/9/定價 350〉
(4) 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果力文化/2014/7/定價 380〉
(5) 千里步道環島慢行—一生一定要走一段的土地之旅〈新自然主義/2011/7/定價 380〉
(6) 步道工法設計手冊(四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24/4/四冊不分售,定價 1600〉
(7) 國家公園步道設計準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2018/2〉
課程內容規劃
各週課程主題及內容
第 1 週(2025/02/15)
【一、步道學實務課程規劃說明,二、步道認養作業標的討論】
*高雄實體
*相見歡成員互相認識、 學員介紹認養步道並完成分組 /講師群
第 2 週(2025/02/16)
【一、透視步道:前置作業與資料蒐集,二、透視步道:環境因子與步道課題】
*高雄實體
*步道基本資料的蒐集、判讀等、 影響步道問題的自然環境因子判斷/文耀興
第 3 週(2025/02/22)
【一、透視步道:調查工具介紹與應用,二、望聞問切--步道環境課題診斷】
*三地戶外與室內課
*認識步道調查工具、含上機操作。
第 4 週(2025/03/08)
【一、走入自然--步道分級分類原則,二、渾然天成--步道工法專題討論】
*三地實體與視訊同步
*了解步道經營管理政策的基礎概念、 工法基本概論,認識各種工項工法案例/李嘉智
第 5 週(2025/03/22)
【一、搶救步道大作戰,二、分組報告暨步道設計案例分享(一)】
*三地實體與視訊同步
*參與步道公共議題與規劃設計討論案例/徐銘謙
*學員分組報告、交流討論/講師群
第 6 週(2025/03/29)
【分組報告暨步道設計案例分享(二)】
*三地室內
*學員分組報告、交流討論/講師群
第 7 週(2025/03/30)
【步道工項施作(一)】
戶外實作課/講師群
第 8 週(2025/04/12)
【分組報告暨步道設計案例分享(三)】
*三地實體與視訊同步
*學員分組報告、交流討論/講師群
第 9 週(2025/04/13)
【步道工項施作(二)】
戶外實作課/講師群
第 10 週(2025/04/19)
【步道規劃案例分析討論】
*高雄實體
*成果發表預演/講師群
第 11 週(2025/04/20)
【親愛的,我們把步道變好玩了!】
*高雄實體
*期末成果發表/講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