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C1141302)自然生態學習與環境議題討論 114春季班

招生人數:24 人

已報名人數:18 人

招生狀態:招生中

親子課程:

上課首日:2025/03/05

授課時間:19:00~22:00

授課星期:(三)

週/次數:12

上課地點:校本部(高雄市三民區市中一路339號,由河北二路進出。

保證金:0 元

學分數:2

學分費:$ 2000 元

場地費(不同校區個別收費):$ 100 元

報名手續費(每學期收一次):$ 100 元

新生註冊費(舊生免收):$ 100 元

其他雜費:講義費100

師資介紹
講師姓名
王春智
現  職
高雄市自然觀察學會理事、高雄都會公園生態解說員
最高學歷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
個人簡介學經歷
新希望文教基金會古道舊路踏查講師
高雄市前鎮高中生態保育社指導老師
國立屏科大業界專家協同教學講師《優良教師獎》
《高雄市社區大學優良教師獎》
《優良社團獎》
【生命大河 3952→0 計畫】踏查行動
個人專長及證書
環境教育人員-環境及資源管理領域認證合格
關於這堂課
課程簡介 藉由親近自然,認識土地,瞭解環境,關懷部落;培養土地倫理、人文情操;形成維護自然生態、關懷地方鄉里之共識;透過謙卑學習與互助成長,樂意 配合社會需求,盡心無私的付出,提供戶外解說、義務協助等社區服務工作。
課程理念(目標) 透過謙卑學習與互助成長,樂意 配合社會需求,盡心無私的付出,提供戶外解說、義務協助等社區服務工作。
教學預期效益 藉由親近大自然,認識土地,明白環境,瞭解部落;培養土地倫理、人文情操;形成維護自然生態、關懷地方鄉里之共識。
與社大理念、發展之連結性 建立公民素養, 連結公共事務, 拓展多元視野, 從個人學習轉化至公共服務,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鼓勵溝通與表達, 培養共學協作的素養, 發展自主學習
教學方式 口述教學, 戶外教學
選課條件 曾選修本課程的舊生,報名請洽自然生態社。
學員自備物品
注意事項
課程內容規劃
各週課程主題及內容
第 1 週(2025/03/05)
【臺灣多元族群文化路徑資源整理-山杉林甲仙荖濃 -王春智(室內)】
馬雅各湯姆生文化路徑上的持續踏查、尋找生態紀錄資源、訪查沿線耆老故事蒐集等文化路徑的資料,踏查與建置篤行公民科學家理念的實質公民參與的重要一環。
第 2 週(2025/03/12)
【社團運作與分組分工】
第 3 週(2025/03/19)
【探索港都-認識在地文化 港都認識王-黃祺瑋(室內)】
港都認識王帶領大家發現這裡的新鮮事以及新舊文化交熾的火花,透過深入體驗了解歷史文化的演變。認識高雄就從這裡開始,一起成為港都認識王!
第 4 週(2025/03/26)
【荖濃Tivorang文化-以在地人的角度調查及觀察 -韋騰雅 (室內)】
荖濃位居南橫公路旁是東西向交通要道也是多元族群來往的據點,大武壠部落耆老們的山林生活經驗與傳統技藝在此寫下精采的故事篇章,呈現了此地多元族群文化交融之關係,部落青年詳實記錄並傳承大武壠族文化的努力和成果、值得大家廣為鼓勵與讚賞。
第 5 週(2025/04/02)
【學習分享 分享學習】
第 6 週(2025/04/09)
【我的野觀趣-盧益美(室內)】
第 7 週(2025/04/16)
【自然觀察植物分科之相與形態 -謝春萬(室內)】
常見植物觀察的重點與辨識技巧外觀形相根莖葉、花、果實與種子不同的科與種皆有不同的特徵,是植物辨識的基本功。
第 8 週(2025/04/23)
【自然的召喚-通往山靈所在 -莊維倢 (室內)】
台灣山林間通行往來的山野小徑存在著前人生活所留下的遺跡古物及歷史印記有著部落的聯姻征戰結盟等事跡也曾經是生活狩獵與族群遷徙的歷史都有著精采的故事
第 9 週(2025/04/30)
【學習分享 分享學習】
第 10 週(2025/05/07)
【我的生態研究之路-從蝴蝶到生態寫作-陳益志(室內)】
第 11 週(2025/05/14)
【2024我的自然筆記 -陳仁杰(室內)】
陳醫師每個年度的自然筆記都是相當精采十足豐富,蜘蛛、昆蟲、植物、蕈菇與變幻萬千的天候和雲彩,足堪一絕。
第 12 週(2025/05/21)
【學習分享 分享學習】
第 13 週(2025/05/28)
【如果我們擁有一片綠-從南方空污現況談環境運動-王敏玲(室內)】
第 14 週(2025/06/04)
【學習分享 分享學習】
第 15 週(2025/06/11)
【學習分享 分享學習】
第 16 週(2025/06/18)
【學習分享 分享學習-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