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週課程主題及內容 |
第 1 週 |
【課程簡介 閱讀與討論: 移動的百工百業1】 A:收雜什、賣雜什的馬公婆:頁11, 19, 31, 42, 55(會社員), 75(哈瑪星的「彎彎小河節」), 79 B:刷洗廁所的少年:頁13, 28, 44, 64, 77, C:阿玉家的租書攤:頁59, D:芳枝家的蜜茶攤:頁96 E:賣茶葉的白大哥(想像的匪諜):頁101
問題: 移動的百工百業如何構築臺灣的街頭記憶? |
第 2 週 |
【閱讀與討論: 移動的百工百業2】 A:銅罐人的吆喝「收銅、收鐵、收錫仔(收嬰仔)」:頁8, 28, 33(烏魚尋嬰), 45, 133, 137, 148, 167, 237-238(尋回弟仔) B:道長師父的招魂旛:頁52(為水留屍的大姐招魂)
問題: 思考聲音地景的象徵?(兼談幸運信的流行,頁21, 31, 42) |
第 3 週 |
【閱讀與討論: 生活圈的邊界想像】 A:生活圈的邊界「四枝垂」:頁26「四枝垂過,什麼都有」, 97「再吵送你去四枝垂」。 B:大新百貨與電梯:90-96(王麗珍從電梯跌下來), 104, 140-147(阿賓在鐵支路摔破頭), 235-237 C:摩登文化:57(唱片行), 65, 76,
問題: 摩登文化有哪些?現代性如何改變傳統生活的想像?(兼談牛奶、冰果室等飲食文化) |
第 4 週 |
【閱讀與討論: 搬遷與不搬遷的故事1】 A:馬公婆與漁會員工宿舍: B:姨婆與她的四合大院:82(疏開)-90, 107-109, 117-123, 135, 281, 287, 292-298 C:牛車行的大頭家娘蚵寮嬸的生活:
問題: 大院中的生活,有些什麼樣的人事揪格?(兼談有房子的流浪漢澎湖蔡(賣西瓜):頁242-245) |
第 5 週 |
【閱讀與討論: 搬遷與不搬遷的故事2 海港邊的愛情故事1】 淑如與不願搬遷的爸爸:頁153-167, 171, 177, 180, 185, 187,
問題: 外籍老兵面對這什麼樣的居住問題?他們在新的居住地臺灣,又有些什麼樣的家庭問題? |
第 6 週 |
【閱讀與討論: 海港邊的愛情故事2】 A:壽山旅館的女兒李梅玉與包關行的少年馬世明:42, 286 B:瘋千金與阿玉的小舅舅:頁194 C:馬公婆與會社員 D:姨婆、先生和兒子阿富: E: 收服浪子黃修迪的太太,愛上「引水」:頁246-248
問題: 海港的愛情故事有些什麼樣的特色?(兼談收留婦人的「千光寺」:頁286) |
第 7 週 |
【閱讀與討論: 海港邊的愛情故事3】 福建喜仔:頁189, 196, 203-206, 211(發仔), 220(玉葉姐), 224(今川桑), 上吊的查某(站壁):頁198, 208, 214(回音), 219, 223(黑暗), 228(把哀傷耗盡)-231 查埔人:頁206
問題: 作者如何透過大雨和水流的情境,交錯敘述真實的故事與猜想的情節?(兼談木麻黃的灰暗與死亡意象,頁40, 77, 152) |
第 8 週 |
【閱讀與討論: 照片中的記憶】 牛車行的大頭家娘蚵寮嬸、瘋千金的相簿:頁173, 179, 183, 187, 193, 200, 210, 216, 226,
問題: 如何辨識與指認相片中的人物與地點?如何閱讀相片的故事? |
第 9 週 |
【女性與男性的物件】 姨婆的嫁妝(裁縫車):頁067, 123-132, 240, 282, 298, 240, 245, 275, 父親的腳踏車(順昌牌、豐田牌):頁104, 169,
問題: 男性與女性各自擁有什麼樣的代表物件?它們各自具備什麼樣的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