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A1141306)給自己的閱讀筆記:王聰威《濱線女兒》 (5/13開課) 114春季班

招生人數:20 人

已報名人數:2 人

招生狀態:招生中

親子課程:

上課首日:2025/05/13

授課時間:14:00~16:00

授課星期:(二)

週/次數:9

上課地點:貓手Book&Shop日文二手藝文書店(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68號2樓

保證金:0 元

學分數:1

學分費:$ 1000 元

場地費(不同校區個別收費):$ 250 元

報名手續費(每學期收一次):$ 100 元

新生註冊費(舊生免收):$ 100 元

其他雜費:講義費100

師資介紹
講師姓名
鄭中信
現  職
屏南社區大學
最高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
個人簡介學經歷
致力於影像推廣,期望透過影像反映社會、參與社會、影響社會。

近年開設課程:
●2021-迄今 屏南社區大學「用手機記錄生活」課程講師
●2018-2020 屏北社區大學「屏東街頭巷弄~手機帶我趴趴照」課程講師
●2017-2020 (屏東)在地方人文空間 主持人
●2012-2017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兼任講師(開設課程:「影像敘事與人文關懷」、「攝影敘事與社會參與」、「藝術創造與社會關懷」、「音像紀錄與社會參與」、「地方達人-紙的想像與實踐」)

近年參與研究計畫:
●2017-2018 國藝會視聽媒體藝術類(調查與研究)「探尋埔里戲院痕跡(天一戲院、高樂戲院)」計畫主持人
●2017 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自主參與類)「探尋埔里戲院的痕跡(天一戲院)」計畫主持人
●2015-2016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無邊界大學計畫」第一期、第二期計畫籌畫人員

近年獲獎記錄:
●屏東縣政府112年度「屏東縣終身學習優良課程實踐徵選」個人組優等(屏府教終字第11226093500號)

近年論文發表:
●2022〈荒謬劇場:談黃信堯《阿里 88 之七大不思議》〉
●2021〈用抹除刻畫指紋:談楊哲一「山水」攝影的礦業風景〉
●2016〈無重力的空間與靈魂:談夏曼‧藍波安〈漁夫的誕生〉〉
●2015〈電視媒體的原鄉想像:探析臺灣原住民族電視台《O’rip慢•生活》節目製作的「緩慢」意識〉
個人專長及證書
●於國內外有立案之大學擔任授課領域講師。
●授課領域具碩士以上畢業證書。
●授課領域具五年以上的經驗。
●授課領域具傑出表現或特殊成就
網站連結
關於這堂課
課程簡介 優秀的文學作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除了作者本身所 欲闡釋的主題與觀點之外,讀者們不同的人生閱歷,也可以從作品中,讀出不同的心得。本課程將選定特定的讀本,由講師領讀,精讀作品內容,並且以討論方式,邀請學員分享各自的感想,探索經典的文化價值。
課程理念(目標) 本次課程選定特定作者「王聰威」,以王聰威 (2008)《濱線女兒》長篇小說為主軸。透過作家在作品中呈現的社會關懷,討論相關議題,並且延伸臺灣文化與歷史。藉以深化對於作品內容的解讀,理解作者的創作脈絡。
教學預期效益 認識主題單元的議題,以建立人文關懷意識。透過心得分享,學習精讀文本,練習自我表達。
與社大理念、發展之連結性 以特定主題單元,搭配作家、作品,討論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等等議題。拓展多元視野、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溝通與表達、充實生活內容,重建私領域的價值觀、培養共學協作的素養、發展自主學習。
教學方式 口述教學、學員實作或練習、分組操作。
選課條件 若有無法實體聚會的狀況,本課程採用 Google meet 軟體視訊教學。
學員自備物品 必備:自行購買文學作品
王聰威 ,《濱線女兒》:臺北:聯合文學,2008年。
注意事項
課程內容規劃
各週課程主題及內容
第 1 週
【課程簡介 閱讀與討論: 移動的百工百業1】
A:收雜什、賣雜什的馬公婆:頁11, 19, 31, 42, 55(會社員), 75(哈瑪星的「彎彎小河節」), 79
B:刷洗廁所的少年:頁13, 28, 44, 64, 77,
C:阿玉家的租書攤:頁59,
D:芳枝家的蜜茶攤:頁96
E:賣茶葉的白大哥(想像的匪諜):頁101

問題:
移動的百工百業如何構築臺灣的街頭記憶?
第 2 週
【閱讀與討論: 移動的百工百業2】
A:銅罐人的吆喝「收銅、收鐵、收錫仔(收嬰仔)」:頁8, 28, 33(烏魚尋嬰), 45, 133, 137, 148, 167, 237-238(尋回弟仔)
B:道長師父的招魂旛:頁52(為水留屍的大姐招魂)

問題:
思考聲音地景的象徵?(兼談幸運信的流行,頁21, 31, 42)
第 3 週
【閱讀與討論: 生活圈的邊界想像】
A:生活圈的邊界「四枝垂」:頁26「四枝垂過,什麼都有」, 97「再吵送你去四枝垂」。
B:大新百貨與電梯:90-96(王麗珍從電梯跌下來), 104, 140-147(阿賓在鐵支路摔破頭), 235-237
C:摩登文化:57(唱片行), 65, 76,

問題:
摩登文化有哪些?現代性如何改變傳統生活的想像?(兼談牛奶、冰果室等飲食文化)
第 4 週
【閱讀與討論: 搬遷與不搬遷的故事1】
A:馬公婆與漁會員工宿舍:
B:姨婆與她的四合大院:82(疏開)-90, 107-109, 117-123, 135, 281, 287, 292-298
C:牛車行的大頭家娘蚵寮嬸的生活:

問題:
大院中的生活,有些什麼樣的人事揪格?(兼談有房子的流浪漢澎湖蔡(賣西瓜):頁242-245)
第 5 週
【閱讀與討論: 搬遷與不搬遷的故事2 海港邊的愛情故事1】
淑如與不願搬遷的爸爸:頁153-167, 171, 177, 180, 185, 187,

問題:
外籍老兵面對這什麼樣的居住問題?他們在新的居住地臺灣,又有些什麼樣的家庭問題?
第 6 週
【閱讀與討論: 海港邊的愛情故事2】
A:壽山旅館的女兒李梅玉與包關行的少年馬世明:42, 286
B:瘋千金與阿玉的小舅舅:頁194
C:馬公婆與會社員
D:姨婆、先生和兒子阿富:
E: 收服浪子黃修迪的太太,愛上「引水」:頁246-248

問題:
海港的愛情故事有些什麼樣的特色?(兼談收留婦人的「千光寺」:頁286)
第 7 週
【閱讀與討論: 海港邊的愛情故事3】
福建喜仔:頁189, 196, 203-206, 211(發仔), 220(玉葉姐), 224(今川桑),
上吊的查某(站壁):頁198, 208, 214(回音), 219, 223(黑暗), 228(把哀傷耗盡)-231
查埔人:頁206

問題:
作者如何透過大雨和水流的情境,交錯敘述真實的故事與猜想的情節?(兼談木麻黃的灰暗與死亡意象,頁40, 77, 152)
第 8 週
【閱讀與討論: 照片中的記憶】
牛車行的大頭家娘蚵寮嬸、瘋千金的相簿:頁173, 179, 183, 187, 193, 200, 210, 216, 226,

問題:
如何辨識與指認相片中的人物與地點?如何閱讀相片的故事?
第 9 週
【女性與男性的物件】
姨婆的嫁妝(裁縫車):頁067, 123-132, 240, 282, 298, 240, 245, 275,
父親的腳踏車(順昌牌、豐田牌):頁104, 169,

問題:
男性與女性各自擁有什麼樣的代表物件?它們各自具備什麼樣的象徵?